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會議中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其中提及要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那么會上制定了怎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思路,作為與新能源產業息息相關的充電配套環節在新的一年又有怎樣的完善計劃,本期公眾號就為大家詳細展開聊聊。
?快 汽車消費,一直是我國國民消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汽車消費領域,1-11月份,汽車消費品零售額40070億元,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190億元,汽車消費占比為10%。
同時,在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勢頭也非常顯著,極大地推動了汽車消費總額的增長,以及消費升級。2022年1-11月,汽車生產2500萬臺,產量同比增長6%,新能源汽車生產635萬臺,增長101%,滲透率25%,遠高于全球12%的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帶動了我國汽車產業整體向上發展。從汽車消費市場來看,如今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不僅性能強,同時產品線長、覆蓋細分種類廣。自主品牌汽車,也擺脫了曾經低價低量的模式。專注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的比亞迪汽車,更是在今年實現了連續多月銷量排名第一。
如今,我們已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產、消費、出口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帶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快速彎道超車。經過多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國新能源汽車早已擺脫了政策依賴,成功地轉向了市場驅動。消費者也不再因為是否有補貼,而選擇新能源汽車。
最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在涉及促進明年消費領域的指示中,提及要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新能源汽車消費是三個重點之一,這也將極大促進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的完善、新能源汽車生產供應鏈的保障,給了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一顆定心丸,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注入強心劑。
城際充電,逐步完善
即將跨入2023年,南方電網計劃投入100億,持續完善其覆蓋區域內的南方五省,即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的充電配套設施。江浙滬地區也持續發力,浙江省率先印發通知,計劃在2025年底前,全省基本形成“固定設施為主體,移動設施為補充,重要節點全覆蓋,運行維護服務好,群眾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持續提升公眾高品質、多樣化出行需求的服務保障能力。
參考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在新的一年,充電配套設施的建設重心,將逐步從主要城區轉移至城際通行必經的沿線道路,這是新能源汽車補能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果新能源車無法實現城際通行,那么車主們的痛點就始終存在,新能源車的使用體驗也會始終“差點意思”。關于這點,我們不妨看看浙江省提出的4個解決方案:
1.加強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流量、交通組織、場區功能分區等,推進快充站布局建設,優化交通標識,引導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分區有序停放,確保電動汽車停車位專位專用,為電動車輛提供安全高效的充電服務。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應覆蓋多種車型,逐步探索無線充電設施試點建設。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同步建設或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既有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或停車位,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擴容改造,不斷提高充電基礎設施及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
2.推進普通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普通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要結合“四好農村路”“美麗公路”建設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等,與路網規劃實施以及改造提升同步推進,統籌確定建設規模,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及設置。推進具備條件的普通公路沿線重點旅游景區、交通樞紐站場、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務站、驛站、停車點、養護道班等開展覆蓋多種車型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或改造,補齊縣城、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強化社會化充電服務,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3.做好公路沿線充電設施供電服務保障
加強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強化農村電網改造提質升級,合理預留高壓、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充電保障能力,確保為充電設施接入電網提供條件,確保電力供應質量滿足充電基礎設施運營需求;積極推廣“互聯網+”辦電服務,推動與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利用“網上國網”實現客戶“一證辦電”,為用戶提供便捷的資料提交、業務辦理、進程查詢和服務質量評價,提升接網便捷性。各地相關部門要支持公路沿線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在路網規劃和新、改(擴)建公路時,充分預留電力線路廊道,在行政審批、管廊建設使用等方面為電力接網工程創造有利條件。
4.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應用
積極探索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方案,鼓勵大容量儲能技術研發,提升電網匯集和外送能力,鼓勵無線充電、自動無人充電等新型充電基礎設施及裝備技術、前瞻性技術研發。推動在城市群周邊等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收益。鼓勵具備建設條件的公路服務區(站)、停車場、客運站場、物流園區開展光伏、儲能與充換電設施一體化建設,支持電動汽車生產、公交客運、物流運輸等企業在公路服務區(站)、停車場、客運站場、物流園區建設布局專用充換電站。